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347494
某市2006~2011年生食蔬菜中病原菌污染监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王春旭 贺漓漓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了解桂林市近年生食蔬菜中食源性病原菌污染状况,为加强生食蔬菜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分析桂林市2006~2011年餐饮店生食蔬菜中病原菌污染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其特点。 结果 2006~2011年共检测样品364份,检出病原菌5份,总检出率为1.37%,其中2006年检测样品57份,检出2份,检出率为3.51%;2007年检测样品60份,检出2份,检出率为3.33%;2008年检测样品51份,检出1份,检出率为1.96%。2006、2007年和2008年3个年份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4 6,v = 2,P = 0.876 1)。2009~2011年检出率均为0。2006~2008年的检出率与2009~2011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1 7,P = 0.047 7)。香菜、香葱和生菜是受到污染的主要品种。5株病原菌均为沙门菌。 结论 近3年桂林市即食生食蔬菜卫生状况良好,生食蔬菜的卫生管理应以香菜、香葱和生菜的监测为主。

    [关键词] 生食蔬菜;食源性病原菌;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5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142-02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给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断带来风险和精神恐慌,食品安全现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未经加热或消毒处理便可直接食用的蔬菜统称生食蔬菜,包括净洗生食蔬菜和即食生食蔬菜[2]。生食水果和蔬菜是美国食源性疾病的病因之一,并呈不断上升趋势[1],但在我国至今未见有关致病菌污染生食蔬菜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为了解桂林市零售生食蔬菜卫生状况,加强生食蔬菜卫生管理,笔者回顾性分析桂林市2006~2011年生食蔬菜中病原菌污染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汇总桂林市2006~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报表,共检测样品364份。检测范围主要在市辖区,包括8家农贸批发市场、67家餐饮店、15家超市的生食蔬菜,基本上能反映该市生食蔬菜销售网点布局的卫生状况。

    1.2 样品采集

    采集监测点的净菜及餐饮店、超市的即食生吃蔬菜。共采集到313份检测样品,所有检测样品经无菌采集装入无菌袋密封后进行标记,4℃左右冷藏,4 h内送实验室及时检验。

    1.3 检测项目及检验方法

    结合桂林市历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特点,依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确定生食蔬菜中病原菌检测项目为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0157:H7。检验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GB/T4789-2003,GB/T4789-2010)。因设备所限,病原菌分型鉴定送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

    1.4 统计学分析

    2.3 病原菌血清型别

    经送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菌分型鉴定,5株病原菌均为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3株(60.0%),德尔卑沙门菌1株(20.0%),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20.0%)。

    3 讨论

    3.1 生食蔬菜的食用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

    近20年来,欧美各国倡导饮食回归自然,风行吃生食品,中国人生食蔬菜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生食蔬菜从农田到餐桌过程中经过采集、检摘和清洗程序处理后可直接食用,由于食用前未经加热或特殊方法消毒处理,食用受到病原菌污染的生食蔬菜后,可造成食源性疾病[3]。近年来,国内各省、市生食蔬菜中被检测出致病菌,主要有沙门菌[1,4]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4]、德尔卑沙门菌[5]等,201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统计数据显示生食蔬菜沙门菌阳性率为1.64%,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率为1.52%,虽然未见有关致病菌污染生食蔬菜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但足以说明,生食蔬菜的食用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桂林市2006~2011年共检测生食蔬菜样品364份,检出病原菌5份,总检出率为1.37%,均为沙门菌,其阳性率略低于上述国家平均水平(1.64%),考虑与样本例数较少有关。

    3.2 近3年桂林市生食蔬菜的污染状况有较大改善

    3.3 香菜、香葱和生菜是桂林市生食蔬菜污染检测的主要品种

    [参考文献]

    [1] 孙燕萍,葛敏英,遥远,等. 某市市售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监测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073-307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13kb)